English

奥斯陆之路

1999-03-29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1991年10月30日,举世瞩目的中东和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拉开了帷幕。第一次坐到一张谈判桌上的阿拉伯各方和以色列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。在开始几天的陈述和发言中,双方全然不顾外交礼仪,针锋相对,有时甚至出现相互责骂。双方各执一词,无法取得进展。

而同时,巴解组织和以色列政府在挪威热心牵线搭桥下,曾进行了十几次秘密会谈,就达成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和平协议进行了秘密的外交磋商。当时华盛顿主持的中东和谈陷入僵局,阿拉法特心里非常着急,请巴勒斯坦谈判代表侯赛尼和阿什拉维寻找新的突破口。

以色列新任总理拉宾得知阿拉法特的诚意后,他虽然没有马上答应阿拉法特的要求,但他意识到这是难得的机会:一则可使自己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,二是双方有可能做出妥协促成和平协议的达成。所以,当巴解执委会成员阿布·马赞通过一位实业家再次与拉宾联系时,拉宾打开了与巴解直接谈判的绿灯。

既然谈判是秘密的,那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做好保密工作,特别是对各方自己的人。拉宾和阿拉法特不仅要对各自的反对派甚至还要对各自的核心人物———以色列内阁及巴解执委会多数成员保密。

主要的谈判场所是挪威首都奥斯陆南方80公里处的保尔高德庄园。由于双方的积怨较深,分歧很大,因而会谈时常有些不愉快。不过,由于双方都有缩小分歧、寻求和解的强烈愿望,因而秘密会谈还是不断取得进展。有趣的是,经常与巴以谈判代表在一起的有一位小孩,那就是东道主挪威外长4岁的孩子爱德华。当爱德华欢蹦乱跳地跑过来时,双方的代表们也像孩子似地逗他玩,在欢声笑语中刚才会谈时心头的不快也消失了。

问题越是接近解决,保密工作也就越显得重要了。除了经常更换会谈地点外,以色列领导人名字也都用上了代号。拉宾的代号为“爷爷”,佩雷斯的代号为“爸爸”,以方主谈的副外长则成了“儿子”。有时,巴方的代表打电话询问时往往会说出一句令外人莫名其妙的话来,如“爷爷要求爸爸向儿子传达什么?”等等。专门负责窃听的摩萨德特工们对于这样的话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。

这样的秘密会谈一直进行了14轮,终于取得了突破。1993年8月20日,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帕克路45号外交部大楼内,以巴双方代表草签了和平协议。这项临时协议是被占领土上的巴勒斯坦人自治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,协议要求以色列首先从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杰里科城撤出。在这一前提下,巴勒斯坦人同意以色列在5年自治过渡期内维持对被占领土其它地区的控制。协议还包括承认被占领土的“领土统一”以及在“土地换和平”的原则基础上,承认自治过渡期内的领土管辖包括所有1967年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的领土。

8月29日,耶路撒冷以色列内阁会议室里。主持会议的拉宾总理与外长佩雷斯交换了一下眼色,然后对他的部长们宣布:“经过多轮秘密谈判,佩雷斯外长已于8月20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同巴解组织代表草签了秘密协议。”

此言一出,部长们个个目瞪口呆,面面相觑,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总理和外长背着内阁成员来了这么一手。当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,佩雷斯外长汇报了整个谈判过程以及达成协议的要点,希望大家认真考虑,并给予积极支持。

8月31日,以色列内阁批准了协议草案。9月4日,阿拉法特宣布,巴解组织主流派法塔赫运动批准同以色列达成的协议。9月9日,以色列和巴解组织相互承认。

曾对以巴秘密接触不屑一顾的克林顿政府有些慌神了。由于美国的中东政策始终奉行着一种严重失衡的双重标准,所以由它主导的巴以谈判长期以来进展甚微。现在,巴以秘密接触眼看要最后结硕果了,美国怎么想也不是滋味。为了使和平协议烙上美国的印记,克林顿总统于9月4日建议双方于13日在华盛顿签署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和平协议。9月13日在白宫南草坪巴以双方正式签署了和平协议。美国争抢和平谈判成果的举止,在国际上曾引起一片讥讽。此后,尽管巴以和谈遇到了不少障碍和阻力,有时还出现波折、反复,甚至暂时倒退,但和平解决的总趋势已不可逆转。

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听到巴以和解的消息后,上街庆祝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